幼师教育学院召开学前教育专业2023级人才培养专家研讨会
为探索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职教育幼教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促进幼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与社会、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建立学院与幼儿园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收益的新机制,2023年3月29日下午,幼师教育学院召开学前教育专业2023级人才培养专家研讨会。会议特邀普村幼儿园园长苏玲和副园长林丽娜、中山幼儿园园长宋雪禅、郁林路幼儿园园长谭素娟等行业、企业专家参加研讨,幼师教育学院廖俐副院长、林英副院长、学前教育专业负责人黄艳雁老师及龚圣媛、莫月红等老师参加会议。研讨会由廖俐副院长主持。
图1:廖俐副院长主持会议
首先由学前教育专业负责人黄艳雁老师介绍了幼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概况和人才培养方案内容,并就此次会议探讨的重点如: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托幼一体化趋势对专业建设的新要求、对接岗位要求如保育员岗位的新变化、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合理性等方面作了简要说明。廖俐副院长针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特别是课程设置做了详细的说明。
与会专家就培养目标、毕业指标点、课程设置以及实习实训等进行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针对培养的目标,苏玲园长提出要加强对学生师德师风的引领;专家们都提出要加强学生弹唱跳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在课程设置上要保持系统性和连贯性。苏玲园长建议在课程设置上大一要注重学生幼儿歌曲演唱、钢琴弹奏技能的培养、大二加强弹唱结合、表演唱的培养;宋雪婵园长提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不能中断、要保持课程的连续性,大一、大二都应开设弹唱跳课程;谭素娟园长提出要完善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如弹唱跳技能不合格不允许毕业,林丽娜副园长提出专业技能的提升不仅有赖于课堂学习,课后自学和训练更能促进学生技能的掌握,应加强对学生课后自学和训练的支持和监督力度,让学生“忙”起来。
随后,廖俐副院长又针对素质与专业能力拓展模块的课程设置一一询问专家意见。根据目前幼儿园课程的现状,苏玲、宋雪禅、谭素娟园长都提出蒙氏教育和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可以融入如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课程、幼儿歌曲弹唱课程等相关课程中。从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素质、能力要求方面考虑,幼儿园创办与经营课程对于毕业生就业创业帮助并不大,可改设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与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课程,沟通与礼仪课程特别是礼仪内容在幼儿园的实用性不强,可加强对学生关于行政办公方面能力的培养。
会上,专家们还就如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专业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苏玲和宋雪婵园长从行业发展需求角度提出可注重在幼儿体育及艺术等方向人才的培养,通过开设体育、艺术特色班级等形式,培养具有幼儿体育教育、艺术教育特长的人才。
最后,林英副院长就实习实训工作询问了专家意见。苏玲园长等专家提出针对学生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实训,可邀请一些幼儿园名师为学生上示范课并开展教研活动,让学生不仅可以观摩到真实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施,而且通过授课教师的讲解,能够知道该活动设计的目的和初衷。
图2:与会专家进行热烈讨论
此次会议不仅有助于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和完善,也能有效促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和幼儿园实践的有效融合,提升协同育人培养工作质量。廖俐副院长对此次会议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表示今后要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为提升学院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集聚更多力量。
图3:与会专家合影
(幼师教育学院供稿、图、文/莫月红 审核/廖俐)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