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职教动态>职教研究>详细内容

职教研究

高职教育数字化教材建设的策略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0-23 15:29:49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合理编排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的编排与结构的设置是数字化教材开发建设的核心,是广大教师合理规划和设计教学活动的参考依据。高职教育数字化教材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需要明确教材定位,有效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关注行业最新发展动态,突出教材的使用功能,将产教同频共振的理念贯穿数字化教材建设的全过程,全面提升数字化教材的开发建设质量。首先,教材开发人员需要和出版单位的技术人员紧密协作,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资源整合与自主开发,形成丰富的数字化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入选的内容能够体现正确的思想政治导向,无不良价值倾向和版权争议,教材内容符合行业企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其次,在内容设计和知识呈现方面,需要突出数字化教材的功能优势,注重教材内容的多样化展现效果。教材开发人员需要在文字图表的基础上,融入丰富的音频视频、动画演示和虚拟仿真等数字化资源,同时设置相应的案例分析、练习测试和场景模拟等功能模块,全面拓展数字化教材的使用功能。最后,在教材开发过程中,还需要注重个性化教学设计,需要编者与出版机构协同创新,通过横向联合其他相关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增强师生远程互动和人机交互功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自主学习提供载体。

二、科学确立开发标准,全力推进研发创新

在高职教育数字化教材的出版建设实践中,需要科学明确教材开发标准,并组织教材开发人员全力推进研发创新,坚决杜绝教材开发建设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促使数字化教材的开发、出版和建设工作沿着规范化的轨道发展,为我国高职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保障。首先,国家管理部门需要协同出版机构及各高职院校研究开发相关的颗粒化资源建设标准,突出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在存储、传播和动态呈现中的优势,发挥网络技术在拓展教学资源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度和规则的制定,规范文字图表、音频视频、3D动画、虚拟仿真等各种资源的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不断提升教材内容展现的直观性、形象化和吸引力。其次,在教材出版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建立并完善数字化教材的平台建设标准、软件设备标准、业务操作标准和运行维护标准,同时规范各相关数字资源平台的行业准入标准和资源整合标准,确保各数字平台的教学资源和软件设备能够相互融通、开放共享。最后,数字化教材的开发出版建设工作是一个长期过程,各相关主体需要在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加大对教材开发过程中的研发力度,在原有基础上创新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和资源载体,在教材使用方面研发更加便捷的阅读、沟通及人机交互设备,逐步拓展数字化教材的使用功能,全面提升数字化教材的使用价值。

三、稳步拓展校企合作,持续深化产教融合

现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深入了解产业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合理利用行业企业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在数字化教材的开发和建设中才能够更加丰富和完善教材内容,优化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首先,在开发数字化资源的过程中,需要稳步拓展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的合作渠道,积极开发创新合作模式,引进企业的先进技术支持,共同挖掘教材内容,总结行业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经典案例,拓展校企合作空间,共建数字化教材的网络平台,合作研发先进的软件设备和资源开发技术,探索数字化教材建设的新路径。其次,加强高职院校与出版企业的密切合作,高职院校负责教材内容的组织建设与更新维护,出版企业把握数字化教材的版面设计与技术规范,通过双方的优势互补,确保数字化教材的出版建设稳步推进。最后,加强高职院校、出版企业与数字技术公司的三方合作,出版企业在深入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提供教材开发项目,高职院校负责教材内容的编排与脚本设计,数字技术公司负责相关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动画制作和虚拟仿真等技术研发,通过三方责任主体的分工协作,在教材的内容、形式和技术呈现等方面严格把关,共同打磨高品质的数字化教材。

四、精心组建开发团队,切实增强人才素养

新时代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开发和建设需要组建优秀的建材建设创新团队作为支撑,团队成员需要由多方面专业背景的技术人才组成,不仅需要来自高职院校的一线教师,而且还需要来自行业企业、出版机构、数字技术公司和负责后期应用推广的营销人员,通过团队成员的分工协作,共同打造数字化教材开发和出版建设的产业链。首先,为了出版高质量的数字化教材,提升教材的功能和影响力,可以由具备一定资质的出版企业牵头组建教材建设研发团队,集合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出版编辑、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开发人员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准确把握新时代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的建设目标,全力优化教材内容和功能呈现形式。其次,提升教材建设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工作效率,需要加强对团队成员的培养力度,增强团队成员在教材开发、出版和建设环节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素养,培养专业教师对产业发展的洞察能力,提升出版人员的数字技术能力,强化行业企业和数字技术人员对职业教育规律的认知能力。最后,团队建设还需要构建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培养教材建设团队成员的创新素养,根据相关产业的特点和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提升团队成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数字化应用能力,进一步增强应对未来产业发展的市场适应能力。

五、扎实推进机制建设,规范治理出版环境

数字化教材是现代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发展的时代产物,建设数字化教材是新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在高职教育数字化教材的开发和出版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新生事物与社会环境的冲突、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受阻的现象,面对这类问题,就需要通过政策制度的完善和市场运作机制的优化加以解决。首先,相关主管部门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对数字化教材出版行业和市场运营进行监管,委托专业机构和高职院校及出版单位开发一系列行业标准,通过政府监管和市场运作对数字化教材的整个开发和出版流程进行严格审查和质量把关,切实提高数字化教材的建设水平。其次,政府需要进一步健全相应的数字化教材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教材版权保护方面的制度规定,采取一定的版权知识培训来增强教材开发人员和出版机构的版权保护意识和维权手段,通过多种渠道来优化数字化教材的市场治理环境。最后,为了进一步激发教材开发人员和出版单位数字化教材建设的热情和动力,需要主管部门协同行业协会制定完整的数字化教材使用付费制度,除了教材整体定价之外,还要制定教材部分资源的使用收费标准,从而构建数字化教材出版建设的市场盈利模式,切实保护教材开发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切身利益,维护数字化教材出版环境的安全稳定。

(文章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终审:kjyxqhzcadmin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