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为学生讲授思政课
4月25日-27日,学校副校长贾明祖、孟学林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深入思政课教学一线授课,通过教学示范引领思政教育创新实践,为同学们带来两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的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现场观摩。
4月27日下午,贾明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为题,在南宁校区弘毅楼211教室为化妆品2433班学生讲授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形势与政策》课。贾明祖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部署”和“当代大学生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个方面展开,以丰富的案例、详实的史实,系统且清晰地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作用。贾明祖寄语同学们,铸牢共同理想信念,锚定民族复兴目标;勇担中华文脉传承使命,躬行民族交融实践;矢志捍卫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以青春之力共绘中华民族共同体新篇章。在和思政课教师的交谈中,贾明祖强调,思政教师要多学多看多体验,不断丰富自身的阅历;善用鲜活案例激活课堂参与,以理论深度与生活温度相融合,系统性增强教学针对性、提升亲和力、强化感染力,实现铸魂育人实效。
4月25日上午,孟学林在南宁校区弘毅楼403教室为食安2433班的学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青春担当共绘团结新篇》为题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程。他以国际时事切入,通过"巴以冲突中也门青年的灵魂拷问“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授课围绕“战略意义、内涵解析、实践路径、广西篇章、青年担当”五个层面展开,系统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要求。在授课过程中,孟学林融入自己担任桂平市垌心乡三连村第一书记的工作经历,尤其是开展脱贫工作的经验,让学生深受触动,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理念有了具象化认知。
校领导深入思政课堂授课,既体现出了学校对思政教育的高度重视,也是以身示范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未来,学校也将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着力提升思政教育的感染力与穿透力,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心怀“国之大者”的新时代青年,让青春脉搏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陈巧英、黄文娟 图/陈巧英、韦佳敏
一审一校/农凯雯 二审二校/黎洪殷 三审三校/农雁玲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