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参加全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
为进一步加强全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建设,由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广西大学承办的2022年广西高校“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第二期培训暨集体备课会于11月1日—3日在北海举办。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杜远洋老师参加了本次培训和集体备课活动。
本次培训由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秦法教授主持,他简要介绍了培训要求,强调全体学员要遵守疫情防控规定,遵守政治纪律,提出思政课教师要以本次培训和备课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用好《形势与政策》教材,把实事报告讲准、讲透、讲活。
原外交部朝鲜半岛事务办公室主任杨希雨作了题为《世界历史大变局与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主题讲课。他通过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结构性深刻变化”、“大变局的根本动因:国际秩序之变”和“新时代中国外交”三个要点的解读,解释了“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变在何处。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党委书记、院长邓纯东教授作了题为《全面认识新时代的历史性伟大成就及历史性意义》的讲座。他指出,理解和掌握新时代以来的十年党带领人民奋斗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认识和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前提,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进行解读。
自治区发改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处殷智处长作了题为《平陆运河建设与广西向海经济发展》的主题讲课,介绍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意义,指出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对区域经济布局与区域协调发展、北部湾城市群等作了分析解读。
广西大学徐秦法教授作了题为《“文明冲突”的“断裂带”——乌克兰局势背后有关国家安全的反思》的主题讲授课,从价值立场、原则立场、主线主题、影响改变、主流本质、国家安全反思六个方面深刻分析了当前的乌克兰局势,阐明了我国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发展变化的新特点新趋势,以及我国在面临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局势和各种风险挑战时,应做好全局性战略规划。
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大文教授作了题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题讲课。他从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三个方面深刻阐释了法治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从法治中国规划、实施监督等八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性成就,指出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法治重任。
会议结束后,各学习小组代表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如何融入思政课教学,上台发言交流。杜老师表示,通过本次培训活动,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在今后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将落实本次培训精神,通过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完善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融合。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文/ 杜远洋 图/杜远洋 审核/邓君焕)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