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2025年春季学期第二次公开课
2025年4月1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南宁校区多功能报告厅,通过和贵港校区视频连线的方式举行了2025年春季期第二次公开课。本次公开课特邀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玉雄、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梁芷铭担任点评专家,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质量管理中心主任王自豪、督导员江蔚等到场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司阳,党委副书记农凯雯,副院长邓君焕、杨乐燕以及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共同参与观摩研讨。本次公开课由曾永斌、蒙韬、颜丽萍、马弋然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程,共四个专题。
曾永斌老师以"螺蛳粉"为切入点,通过"从路边摊到百亿产业"的精彩案例导入,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在授课过程中,他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生动的语言,将宏观战略与地方实践有机结合,系统解析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战略意义,同时,紧密结合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以鲜活的实践案例展示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广西智慧与创新路径。
曾永斌老师授课
蒙韬老师以“南南合作”的小缩影 ——“咖啡豆经历的南南合作”为切入点,系统地围绕“谱写全球南方团结合作新篇章”这一核心主题,将授课内容分为三大板块。在“当今世界变乱交织”板块中,她深入剖析了当前的国际形势,使学生明白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大背景下,既面临巨大压力,也蕴含着潜在机遇。“全球南方卓然壮大”板块则着重阐述了全球南方国家在不同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全球南方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和日益凸显的影响力。而在“四个倡导引领潮流”板块,她详细解读了推动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关键理念和行动倡议,为学生勾勒出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美好愿景和清晰路径。
蒙韬老师授课
颜丽萍老师以"探寻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为主题,通过对比中美网友对同一国际事件截然不同的观点认知,巧妙引出"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认知偏差"这一深刻命题。在授课过程中,颜老师从"中美关系的认知差异""国际秩序的价值认同""中美关系的破局之道"三个维度展开论述,既剖析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差异,又探讨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可能路径。整堂课既有对现实案例的精彩解读,又蕴含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思考,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理解大国关系的智慧之窗。
颜丽萍老师授课
马弋然老师围绕“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主题,以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系统阐释了全面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而深入剖析人口高质量发展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注重发挥好思政课堂的主阵地作用,通过从时效性角度选取适配度高的鲜活案例、从火热的实践中选取接地气案例,结合区情选取最新的政策落地典型案例等设计问题链,并灵活运用案例讨论、知识拓展、问题分析等方法解决思想困惑点,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青年学生的责任担当。
马弋然老师授课
最后,两位评委专家对公开课进行点评。李玉雄指出,思政课要以“八个相统一”为高质量教学把脉,强调教学内容应与教材紧密结合,并从思政教学要有高度、坚持价值引领要有深度、讲好普遍之理要有温度、能够打动学生等方面对授课效果进行系统点评。梁芷铭则分别就各授课教师教学特点和教学疑点展开点评,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教师应着力提升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破解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本次集体备课暨公开课展示活动在专家们的精彩点评中圆满落下帷幕。这次展示活动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们搭建了一个教学智慧深度交融的优质平台,促进了教学经验的共享与教学方法的创新,而且借助专家高瞻远瞩的点评,为学院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清晰方向。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始终坚守教育初心,秉持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不断探索思政课教学的新路径、新方法,致力于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青年。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陈巧英、覃宁宁、张琎薇 图/覃宁宁
一审一校/农凯雯 二审二校/黎洪殷 三审三校/农雁玲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