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延安精神 涵养高尚师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赴延安开展实践研修
为切实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深入探索“大思政课”建设的创新路径,7月5日至1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10名思政课教师赴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延安大学)开展“弘扬延安精神 涵养高尚师德”专题研修。此次研修以“理论与实践结合、历史与现实贯通”为主线,依托延安丰富的红色资源、文化资源,精心设计课程,采取专题讲座、现场教学、音乐党课等多种形式,引导思政课教师在亲身体验中传承弘扬延安精神,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在延安大学举行开班仪式
研修期间,教师们聆听了多场高质量的理论报告与专题讲座。延安大学惠小峰教授作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专题讲座,她以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讲述,带领大家回顾了党中央在延安光辉的革命历程、辉煌成就与宝贵经验,并深刻阐释了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西安交通大学陆卫明教授作了《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与文化精髓》的专题报告,他从研究的重大价值、重要基础,结合自身深厚的研究功底、丰富的教研经验,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地解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精髓“以人为本、持中贵和、崇德重义、实践理性”等内容。
在研修期间,延安大学程琴教授带领教师们学唱延安革命歌曲,讲述歌曲背后的红色故事,教师们怀着崇敬之心踏访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凤凰山、抗大、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等革命旧址,聆听延安革命纪念馆文博副研究员冯建霞教授深情讲授《白求恩精神》。在梁家河村,全体教师聆听了原梁家河村石春阳书记作《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为民情怀与实干担当》现场教学。在南泥湾,教师们聆听了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晓有老师作《大生产运动与南泥湾精神》的现场教学。全体教师在“巍巍宝塔山,绵绵延河水”的见证下,重温入党誓词,坚定初心使命。
为期七天的红色研修,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更是一次精神洗礼和党性升华。教师们一致表示,要将此次研修汲取的丰厚理论素养、精神滋养和实践动能转化为强大的育人动力,将学习成果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并以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为楷模,锤炼高尚师德师风和党性修养,提升铸魂育人本领,积极探索“大思政课”建设新路径,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重任,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郭丽圆 图/陈冉冉
一校一审/农凯雯 二校二审/黎洪殷 三校三审/农雁玲
用户登录